【有影】高度近視一族若有「三徵兆」   小心!不到50歲提早白內障

【有影】高度近視一族若有「三徵兆」   小心!不到50歲提早白內障
【有影】高度近視一族若有「三徵兆」   小心!不到50歲提早白內障

▲處理白內障有30年經驗,藍居福醫師提醒高度近視一族,留心三徵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林佑威/台北報導

台灣的高度近視人口眾多,連帶影響白內障年輕化!國內擁有30年豐富手術經驗的大愛眼科執行長藍居福醫師就提醒,近年門診觀察發現,不少人不到50歲,陸續出現「畏光、視力時好時壞、夜間眩光」等症狀,其實都是白內障警訊,且千萬別有「白內障熟了才能摘除」的迷思,否則只會導致手術難度增加、甚至術後恢復期更久。

白內障的形成,主要是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構造及蛋白質變異而導致混濁,因此,除了少部分人是糖尿病、特殊代謝疾病或藥物副作用惹禍,絕大多數還是老化造成的白內障。

儘管如此,白內障卻不只是老人病。藍居福醫師表示,近年臨床觀察,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是高度近視者,提早發生白內障比率越來越高,門診當中最年輕甚至不過18歲、20多歲,跟過去一般50歲以上才會慢慢形成白內障的渾濁,對比十分明顯。這些年輕病患普遍很早就覺得近視度數爆炸性增加,視力退步很多,造成生活及工作困擾。

追根究柢,高度近視是最大元凶,白內障相對容易發生,加上現代人「過度用眼」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整天使用電腦、手機時間長,過勞對眼睛是個壓力,進而產生病變。

白內障上身有哪些症狀?藍居福醫師指出,首先是看東西畏光;其次,視力時好時壞,在光線、距離變化之下,看東西不再清楚,不再像以前一樣銳利;然後是夜間出現眩光現象,他形容,水晶體渾濁就像眼睛內有顆小小的讚石,光線一進入就散射,影響視力。

藍居福醫師說,水晶體一旦渾濁是不可逆的,儘管初期點眼藥水可能有短暫的安慰劑效果,有助解除眼睛乾澀、疲勞,但手術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藉由置換人工水晶體,才能一勞永逸,且手術本身不難,只要病人配合度好,有經驗的醫師能在十幾分鐘內解決,經驗豐富如他,簡化過程後,甚至可以5分鐘之內完成手術,有些病人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刀已經開完了。

關鍵是不能拖!藍居福醫師強調,不少人有白內障熟了才能摘除的迷思,但現代人工作型態不同以往,對視力要求高,像開車、從事精密作業等,所以建議只要生活上感受困擾,就是手術的好時機,否則真拖到過熟,反而影響超音波手術效果,因為白內障過熟、過硬,必須加大震波,不但手術時間拉長,還會造成週邊組織傷害,延長術後復原期。

藍居福醫師建議,至於人工水晶體如何選擇,則以個人生活習慣跟期待為主,最傳統的就是單焦點人工水晶體,看遠清楚,只是術後必須忍受戴眼鏡的不便;目前絕大多數病人都希望一口氣解決老花、散光等問題,兼顧遠中近的視力範圍,不再戴眼鏡,更不想讓人看出年紀,讓長延伸焦距老花矯正人工水晶體成為目前臨床接受度最高者。

藍居福醫師分析,該類人工水晶體又分繞射型、非繞射型兩種,簡單比喻,繞射型像階梯,光線投射時有不同的投影,眼睛較難瞬間適應,還有夜間眩光的缺點;而非繞射型就像無障礙空間,光線是滑著進入,影像屬於連續性視力,適應快,恢復期也快。

預防勝於治療,藍居福醫師提醒,想要遠離白內障,防曬、少抽菸,以免加速老化,是最基本的二點要求,另外,飲食習慣要均衡,不要大魚大肉,少烤炸食物,多攝取抗氧化的蔬果,讓身體處在低發炎症狀,都有助預防白內障。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骨刺害腳麻痛、走不遠… 北榮翻轉大手術「1公分傷口」解救跛行

法令保護幼兒園狼師?衛福部認要修法 不忘嗆蔣萬安「督導之責不容忽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