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大學生憂鬱傾向變多! 最新調查:大三生壓力最大「憂畢業找嘸工」

疫情後大學生憂鬱傾向變多!   最新調查:大三生壓力最大「憂畢業找嘸工」
疫情後大學生憂鬱傾向變多!   最新調查:大三生壓力最大「憂畢業找嘸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誰說大學由你玩四年,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台灣的大學生壓力山大!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8)日公布最新「學生壓力調查計畫」結果,發現可能有憂鬱傾向的比例占25.5%,與疫情前的16.3%相比,又增加了,且以大三學生壓力最大;而壓力來源的前三名依序為:「同一時段中要完成很多事,時間不夠用」、「課業壓力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這一份「學生壓力調查計畫」是在今年11月針對全台灣1706名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調查,包括學業壓力、家庭壓力、未來規劃壓力、經濟壓力、情緒爭吵壓力及人際壓力等面向。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壓力總分最高的前二名,而目前壓力來源主要以「學業壓力」與「未來規劃壓力」兩大類型比例最高。其中「未來規劃壓力」更是大學生所有年級生活壓力之首。

令人擔憂的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表示,調查結果發現,可能有憂鬱傾向的大學生比例占25.5%,相較於疫情前調查的16.3%,持續成長,凸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也面臨更多壓力,更需要被關注其心理狀態。

陳柏霖進一步分析,疫情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主要以「大眾型」的「中幸福中憂鬱」(24.5%)居冠,其次為「巔峰型」的「高幸福低憂鬱」(21.4%)、「滿足型」的「中幸福低憂鬱」(13.2%);在疫情後有了變化,雖然第一名仍是「大眾型」(20.3%)最多,但第二、三名分別變成「錯亂型」的「低幸福高憂鬱」(18.6%)以及「愁善型」的「低幸福中憂鬱」(15.8%)。

關注年輕人心理健康,衛福部今年8月首度推出15-30歲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免費三次的心理諮商補助,上限新台幣4800元。

衛福部心健司科長王芃宣指出,補助上路迄今,目前已服務達14000人、34000人次。其中,高風險的族群就占了三成,都被協助積極轉介至醫療院所進行更專業的治療,這顯示國內年輕族群的確有相當大量的諮商需求。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胡延薇認為,衛福部下一步除了該考量擴大辦理或增加補助次數之外,也應該將18-24歲多數大學生的經費挪作擴充大專校院輔導中心人力之用,才更能給予實務現場真正的助益。

此外,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樣重要,家庭成員更應支持與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於有需要的孩子,鼓勵其接受心理諮商、藥物等專業治療,因此,若能有專業的諮商輔導人員能及時從旁協助,完整配套的法令政策作為堅實後盾,更能好好照顧青年學子的心理健康。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人工關節細菌感染「吃出二個洞」不斷滲液 他靠醫師巧手清創躲過截肢

黴漿菌抗藥性飆6成? 醫揭抗生素正確觀念「咳嗽立即改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