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娛樂! 研究:「電影療法」能助自我覺察、宣洩與減少孤獨感

不只是娛樂!  研究:「電影療法」能助自我覺察、宣洩與減少孤獨感
不只是娛樂!  研究:「電影療法」能助自我覺察、宣洩與減少孤獨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電影不只是娛樂,還有助於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就引用國外研究指出,「電影療法」(Movie and Cinema Therapy)已被證實可以促進溝通、打破親密關係的障礙,可以學會看到新的觀點、感到較不孤單,電影同時也是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並學習從他人角度看待問題的有力途徑。

國外的研究團隊認為,電影治療過程經歷四個主要階段:(1)認同:與電影中的角色有共同行為和目標而產生認同,並注意到這些角色的感受和情緒。(2)宣洩:可能會發現自己透過角色的經驗來學習。(3)自我覺察:內化角色的經驗,並由共同經驗建立連結。(4)普遍化:電影反映了自己的經驗,不再感到孤獨。

研究進一步顯示,電影療法有助於增強憂鬱症患者的樂觀情緒和減少無望感,幫助患者了解憂鬱症的成因,促使他們做出改變。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電影原為非治療目的而製作,但情節和電影中的角色,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建立連接而達到情緒的宣洩與慰藉。在這過程,電影所呈現的人生故事與生活經驗,可作為借鏡與反思,帶來新觀點,促成所謂的療癒,是心理健康促進很重要的資源。

要注意的是,陳質采說,礙於情節,自殺細節過於寫實的影集,也會讓青少年模仿。因此,家長或老師最好能了解有精神或是心理困擾的青少年所看的電影,提供討論的空間,才能更了解影片對兒少的衝擊與影響,以促進正向的改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則認為,電影能讓不同文化、身分與年齡的觀眾產生不同的共鳴,同時,電影讓人有陪伴、轉移注意力的效果,當我們處於悲傷、焦慮的狀態時,可透過電影來撫慰心靈、緩和情緒,電影雖然會結束,但觀看時得到的勇氣和希望,皆有助於面對未來;感受緊張與刺激的電影,能幫助我們轉移負向情緒;愛情片則會讓人有所嚮往,暫時忘卻現實生活中的不愉快;困苦的電影往往會讓我們看見並珍惜自己已擁有的幸福,正向面對生活的艱難。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持續超過8周就是「慢性咳嗽」 十大常見禍首你中哪一個?

要價819萬!健保一口氣通過7人CAR-T治療 花蓮慈濟搶先台大成首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