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腰疼、腿麻還發燒 醫師一看竟是「人工關節」年限到了!

老婦腰疼、腿麻還發燒   醫師一看竟是「人工關節」年限到了!
老婦腰疼、腿麻還發燒   醫師一看竟是「人工關節」年限到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換了人工關節,並非一勞永逸。一名70歲的婦人,近半年來就發現走路或是一久站,右側髖關節便會感到酸痛無力,甚至發燒、局部腫脹,就醫檢查後,這才發現原來是人工髖關節感染合併骨缺損,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這才一併解決細菌感染、骨缺損等困擾已久的老問題,術後重新找回好腳力。

原來婦人十多年前曾動過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沒想到近來又出現腰疼、腿麻的症狀,不得不開始減少活動,甚至連走路都不敢往前跨大步,只能小碎步緩緩前進,檢查後才發現是十多年前的安裝的人工髖關節出了問題。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孟學表示,國內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十分成熟,但人工關節有使用年限,後續衍生問題也逐漸增加,常見的像是早期金屬襯墊及金屬球頭造成的金屬沈積、人工關節體斷裂及脫臼、介面磨損、鬆脫及假體周圍骨溶蝕,甚至引發假性腫瘤、人工關節解體周圍感染等,都會讓患者出現感染及疼痛等病兆。

一旦人工關節年限到了,蔡孟學強調,就得安排「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來改善問題。以該名婦人為例,醫療團隊第一階段先安排右髖人工關節移除、清創,及抗生素骨水泥假體置入手術,術後根據術中細菌培養的結果,投予靜脈抗生素治療兩周,後續再改以口服抗生素持續感染控制,直到停止使用抗生素後門診追蹤發炎指數改善到正常範圍內,才再執行第二階段右髖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

蔡孟學說,對醫療團隊而言,多階段性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的時間及失血量都會比初次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明顯增加,對骨科醫師是一大挑戰,不過醫師們都會盡力修補骨骼缺損部位,以恢復髖關節原有的解剖構造,並將人工髖關節放到適當位置及做良好固定,避免將來再出現鬆脫及脫臼等併發症。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產後容易恢復體態! 婦科醫師曝「一招」孕媽咪必學

台灣骨折發生率亞洲第一 全台「一族群」最危險!死亡率還比罹癌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