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昏倒、胸痛、呼吸困難」三大症狀 當心壽命只剩5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齡社會的台灣,有越來越多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自然老化造成的心臟瓣膜鈣化及退化,林口長庚心臟整合中心團隊統計,一般較常發生在70至80歲左右,常見症狀則包括:昏倒、胸痛、呼吸困難,一旦發生症狀,平均壽命只剩2年到5年不等,甚至有猝死可能。

86歲的高女士,20年前就因為主動脈瓣膜狹窄動過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氣喘疾病史的她,最近又出現輕度勞力性呼吸困難,心臟超音波診斷為嚴重主動脈狹窄,由於高齡又是第二次手術,手術風險極高,林口長庚由心臟內、外科專家團隊評估後,建議導管主動脈瓣膜瓣中瓣手術治療,手術順利,術後7天平安出院。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指出,主動脈瓣膜是負責控制心臟將血液送出的閘口,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膜打開讓血液順利送出,舒張時瓣膜關閉防止血液回流。一旦因為自然老化造成心臟瓣膜鈣化及退化,便會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瓣膜退化。

嚴重者,謝宜璋表示,如果瓣膜狹窄無法正常打開,心臟就無法有效將血液送出,供應身體各個器官養份,也因為血液送不出去,心臟需要更賣力工作,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至全身,使得心臟常常處在過勞狀態,可能慢慢失去功能。

瓣膜狹窄程度只要達到重度,即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0平方公分,且曾出現胸悶、呼吸喘、暈厥等症狀,醫師建議便應該及早治療,才能降低死亡風險。

標準治療是傳統外科瓣膜置換手術,將退化的瓣膜切除,並換上新的人工瓣膜,包括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說,但許多病人因年紀太大及手術風險過高,害怕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還好科技進步,經導管瓣膜置換術的發展,讓過去許多高風險,無法接受傳統外科手術的病人,一樣能得到良好的治療機會,臨床試驗顯示病人恢復更快,傷口更小,且達到和傳統外科手術一樣的手術效果。

張其任指出,健保目前已經針對部分族群,開放給付經導管瓣膜置換術的高額材料費用。優先建議使用在高齡族群或高風險病患,如曾經接受過心臟手術或其它重要器官功能不佳的病人,而年輕低手術風險,或有其它心臟疾病需一次處理時,還是優先建議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照片來源: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猴痘病例「翻倍」台中、高雄最多 出國潮惹的禍!中日韓疫情正燒

新冠疫情連8週下降 8/15起「五大防疫措施」鬆綁一次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