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鄉村 婺源

獨家報導文:涂鳳美 | 圖:涂鳳美 攝影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婺源縣,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古建築保存相當完整的地方。近幾年,前來旅遊的人絡繹不絕。這個水秀山青,被外界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的香格里拉,也在口耳相傳下成為攝影人的最愛。特別是白牆黑瓦馬頭牆的飛檐翹角徽派建築,在四季不同色彩的襯托下,宛若一幅幅的潑墨畫,徜徉其間,頗有婺源歸來不看村的驚嘆。

派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馬頭牆」,當地民宿老闆表示,會採取這種建築方式,是因為村落民居緊緊相連,萬一不幸發生火災,火勢容易快速蔓延,因而在牆的頂部,砌出高於屋面的馬頭牆,藉以隔絕火源。另外當地導遊也透露,早年徽州的男孩子,大約十二三歲就得離開家到外地工作或學習經商,這一去通常是數年未返。而這馬頭牆層層堆疊往上翹的風格,宛如家人翹首企足般,思念意味十分濃厚。

清晨的石城,村民燒油茶殼煮早飯的裊裊炊煙隨風飄拂;等到陽光從山脊噴出,炊煙穿過楓林形成斜斜的光束,整個山城瞬間有如仙境般。
清晨的石城,村民燒油茶殼煮早飯的裊裊炊煙隨風飄拂;等到陽光從山脊噴出,炊煙穿過楓林形成斜斜的光束,整個山城瞬間有如仙境般。

仙境在人間

到婺源,絕不能錯過石城。這個隱藏在山林深處的小村落,粉牆黛瓦在晨曦中若隱若現,置身其間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特別是十一月晚秋過後,楓葉漸漸轉紅,銀杏灑滿一樹金黃。清晨時分,裊裊炊煙隨風飄拂,那是村民燒油茶殼煮早飯一天的開始。直到陽光從山脊噴出,炊煙穿過楓林形成斜斜的光束,整個山城瞬間有如仙境般。
石城景區其實是由程村和戴村兩村連結而成,在兩個村子之間有一個小山頭,山頭上有一個平台,是觀賞石城秋色與拍攝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攝影者的必爭之地。尤其是旅遊旺季,天還沒亮呢!山頭早已萬頭攢動,遊客人手一機,不論是相機或手機。但不是每次到此都能欣賞到美景,有時濃霧散去又復來,別說日出了,眼前除了白茫茫一片外,什麼也看不到。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最大的特色,這種建築方式,是因為村落民居緊緊相連,萬一發生火災,高於屋面的馬頭牆可以隔絕火源。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最大的特色,這種建築方式,是因為村落民居緊緊相連,萬一發生火災,高於屋面的馬頭牆可以隔絕火源。

絕大部分的遊客遇到這種情況,仍會癡癡地守在原地,直到天地一片亮白,才慢慢收起失落的心情,告訴自己下次再來。從清晨四點摸黑上山,在凜冽的寒氣中站立兩三個小時,真可謂又飢又寒。正巧有人挑來茶葉蛋、蔥油餅等令人垂涎的早餐,對這群攝影夥伴而言,滿漢全席也比不過它的美味。
有力氣走下山,更覺山下村莊古意盎然,步步都是風景。一棵棵高聳巨大的楓樹,是居民的守護者,滿山遍野的繽紛如夢似幻,我們的腳步再次難以抽離。

最圓的村莊

離開石城,驅車直奔菊徑村,這是一個山環水繞也是中國最圓的村莊。柏油路沿著護村河繞村開發,為這個寧靜的村莊,譜出一曲重金屬(音樂)。站在路面遠望,其實是看不出村莊的特別之處的,必須徒步二十分鐘左右登上對面的半山腰,才能一窺「圓」貌。只不過這個登高入口並不顯眼,倘若開車前往很容易就錯過了。
走進村子,視覺觀感與遠遠眺望大大不同。後山前水的古建築錯落有致,平滑的石板路,已數不清被踩踏過幾個年代。咯~咯~咯的雞叫聲,引領著我們穿巷尋陌,木架上、小巷邊處處是居民乾曬的青菜、茶籽。午后的陽光,將馬頭牆映照在白牆上,顯得十分柔和。與公路相連的木橋,靜靜地橫跨在溪的兩岸,我們不清楚它的承載能量,只知道站在上面,一種虛與實的境界令人渾然忘我。看似水中翦影,一抬頭,浣沙人又真真切切地在你眼前。粼粼水波忽左忽右,由遠而近。「是白鵝!」有人眼尖大喊一聲,所有鏡頭瞬間轉向。

理坑是古建築最密集的地方,清澈的小溪裡,兩旁古建築的倒影在水中彎彎晃動,虛與實都是風景。
理坑是古建築最密集的地方,清澈的小溪裡,兩旁古建築的倒影在水中彎彎晃動,虛與實都是風景。

婺源女子——理坑村

從菊徑到理坑有一段不算短的距離,遊覽車行在彎曲的公路上,時而緩駛偶爾奔馳。看著車窗外向後倒退的景色,仿若電影場景般,看著看著眼皮竟然就重了。再次望向窗外,車子還在蜿蜒中,只是天色又換了一幕。大型車是無法開進理坑景區的,得換接駁車。不似石城、菊徑可自由遊走,這裡是需要另收門票的,可能因此使得遊客數量相對減少。
理坑是古建築最密集的地方,緩步走向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澈的小溪,兩旁的建築倒影,在水中彎彎晃動,像似鼓掌歡迎我們的到來。踩在小溪旁的石板路上,跟著民宿老闆的腳步慢慢前行,聽他說著人來人往的故事。順著前進的方位向右望去,小溪畔有不少年輕人在寫生。老闆說,那些幾乎都是美術系的學生,他們經常帶著畫具、座椅,一待就是一整天。恣意靠近欣賞他們作畫,濃淡合宜的色彩從筆尖流出,在躍然紙上的瞬間,歷史就這麼定格了。一張畫紙一頁詩篇,一整排的畫板,連結的就是理坑獨樹一格的風貌了。
在理坑住宿算是方便的,這兒有不少農家經營的客棧,他們也提供餐點,吃與住同時解決。我們歇腳的地方,就在小溪旁。獨自站在二樓窗口,夜,夾著雨絲慢慢飄了進來。順手拉高衣領向窗外凝望,濕漉漉的木橋上,幾個黑影正朝著另一端移動。視線拉高些,一個紅通通的燈籠隨夜風擺盪,上面的「酒」字格外顯眼,彷彿在向旅人招喚,這樣的夜晚,你需要取暖。
經營這間民宿的是一對年輕夫妻,從我們下車的那一刻開始,清瘦的老闆娘來回奔波,分房卡、備茶水、拉行李。木製的兩輪手推車,看來如此結實,放上七個大行李箱,一百五十公斤啊!她從停車場拉到民宿再搬上二樓,一趟又一趟,大氣沒喘一下,又繼續幹其他的活了。
「這麼重,怎麼都由妳一個人拉呢?」人總免不了好奇。
「一直都是如此,習慣了。」老闆娘輕描淡寫,說著婺源女人的宿命。
「妳看『婺』字怎麼寫就明白了;婺源的女人啊!要能文能武,不論輕活、重擔都扛在身上。」說話的同時,老闆娘的手一刻也沒有停過,是日子把她變得成熟了,那黝黑的皮膚下,曾是一張多麼清秀的臉龐啊!

篁嶺曬秋

以「曬秋」聞名的婺源篁嶺景區,是我們在婺源停留的最後一站。一早從酒店出發,彎彎繞繞怎麼也找不著往篁嶺的路標,師傅停車詢問,居民的回答也不是那麼肯定。越往前人煙越少,路也由寬變窄。
「這,你往這兒拐進去!」再次停車,好心的居民篤定地指者一旁又彎又陡的小路,這下換成師傅猶豫了,這麼小的路,怎麼可能?
「沒錯,進去就是篁嶺了。」居民一再保證,還好師傅開車技術了得,轉個彎,一大片的梯田竟晾在眼前了。慶幸「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餘,又面臨徒步進村的體能挑戰。還好天候微寒,縱然背著重裝備,走起來還不算太累。一段路過後,大夥突然覺得空氣乾燥,原來前方不遠處,正在舊屋新建,敲牆拆瓦塵土飛揚。

每當太陽升起,竹匾裡的綠茶葉、紅辣椒、黃菊花、青豆角,與懸掛在屋外土牆上的玉米串,組合成五彩繽紛篁嶺風情,這就是名聞遐邇的「篁嶺曬秋」。
每當太陽升起,竹匾裡的綠茶葉、紅辣椒、黃菊花、青豆角,與懸掛在屋外土牆上的玉米串,組合成五彩繽紛篁嶺風情,這就是名聞遐邇的「篁嶺曬秋」。

篁嶺據說是因為竹多而得名,嶺高約莫五佰米。因為地形高低不平,古老的民宅,建在高低相差好幾米的山谷間。同樣是徽派建築,比較不同的是這兒家家戶戶都鑿壁開窗,許是為了採光的緣故。居民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的支點,他們延續祖輩在屋頂或窗前搭出長長的木架,再將農作物放入圓形的竹匾裏,擺在木架上晾曬,可以節省不少空間。
每當太陽升起,竹匾裡的綠茶葉、紅辣椒、黃菊花、青豆角,與懸掛在屋外土牆上的玉米串,組合成五彩繽紛篁嶺風情。這看似辛苦(確實也不容易)的山居生活,卻又散放著一股安逸、知足的澹泊。就如這趟七天的古村風情之旅, 古厝斑駁,烏桕高聳壯碩,這裡是畫家的天堂,攝影者的樂園。也許婺源古村落的樸實,會在商業化的演變過程中慢慢滴落,祈願這幾百年如一日的農耕文明,能在這塊土地延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