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臺灣教授協會交通觀光組召集人|攝影/楊正寬】
今天到臺中市復興路原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中酒廠搬遷後閒置原址改建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幹,在大門口就可以看到非常鮮艷,壯觀氣派,漆滿文創卡通的幾十桶巨大釀酒槽,同行的朋友笑說:「哇!這些能喝完,真的就是海量」。我心裡在想,當然「海量」是過份跨張的形容詞,要不這幾十大桶,對能納百川的大海算得了什麼?滄海一粟耳!
「海量(massive)」,一般是說海水不可斗量,就像大海一樣多的量,大都在形容酒量大。如果喝酒時有人對你誇獎「沒關係!你是海量,可以再來一杯沒問題!」按照大陸法則「沒關係就是有關係,有問題就是會沒問題」,那就請你一定千萬要小心了!否則「酒駕開車」,被吊銷駕照;「酒後亂性」,遭妻離子散;「酒後真言」,都有可能違反港版國安法,終身烏有矣!
「海量」不是始自今日,元朝耶律楚材早就在《題平陽李君實吟醉軒》說「長鯨海量嫌甜酒,彩筆天才笑小詩。」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也有「這天中午,李過在筵席上放開海量,同黑虎星和眾頭目猜枚劃拳,開懷暢飲,直吃到紅日西斜。」所以一提到海量,大家就直覺是指在喝酒的場面話,不會喝酒的人如果遇到海量的客人下戰帖,那就趕快說「我不是你的對手,投降了」,或許還有取得「免戰牌」苟延殘喘的機會,那就趕快帶著歉意說「抱歉,我意思、意思好了」;但可千萬不要過度緊張的說顛倒,成了「你不是我的對手,投降吧!」那你就死定了!
海量的極致標準是「表面張力」,這是前臺灣省主席人人稱呼「阿港伯」的林洋港先生創始的,具有本土好客熱情的阿港伯,有一次在歡宴美國姊妹省州貴賓時,為了能賓主盡歡,對當時還是州長的柯林頓總統,不但要倒滿「金門高梁酒」,而且還要超過杯沿,利用表面張力原理,鼓成圓弧狀,端起來敬酒時還要不會搖晃溢出來,喊著「乾杯」,說是這樣才有誠意!聽說當時在友邦國家傳遍開來,貴賓們要來臺灣訪問前,特別是有安排到與洋港伯吃飯,有的趕快勤練,有的「剉咧等」,但還沒聽過有打退堂鼓不來的。
其實宴請外賓也有Cheers,Bottoms up,toast等三個類「乾杯」的敬酒口訣,我曾請教過英文老師,他說「Cheers」較常用,意思是「喝吧」,也是年輕人很常用的用語,大都用在請大家舉杯時就會說Cheers(喝吧)!然後大家就異口同聲回應「Bottoms up!」是很豪爽乾杯的舉動;而「toast」則用在比較正式宴會時的舉杯祝賀,可以用make a toast或propose a toast。
喝酒最重要的是要顧場面,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他會一直喊「我沒醉,再來一杯啦!」這時如果是朋友的話,大家就要勸止,甚至安排計程車送他回家,以策安全。否則駕駛人因酒醉駕駛造成他人輕傷時,依據刑法第2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嚴重者,若駕駛人因酒醉駕駛造成他人重傷,則依據刑法第185條之3第2項後段規定,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般自己酒量是「海量」、「斗量」,或「微量」,在喝酒之前就要有自知之明,精準衡量清楚後要克制。我從小家教嚴格,滴酒不沾,每遇喝酒場合,最怕有人來勸酒,為使場面不尷尬,當開始逐杯倒酒時,我常趕忙先詼諧有趣誇下海口,表明「我可是海量,從來不醉的喔」,眾客狐疑時,我立馬再補上ㄧ句「因為從來不喝,也不會喝,我是個沒肚量的人。」或用閩南語取笑自己「很抱歉,我是六(抓)矸才醉的人」,挖苦或開一下自己玩笑,常常都能取得同情,化解干戈。
其實「海量」不要一直往酒國裡鑽,他也有寬宏度量的意思。清朝洪楝園 在《後南柯立約》說「為議和一事,請殿下海量包涵,勿加苛責」;葉紫的《豐收》提到「一切還是要請八爺海量包涵」,海量包涵簡稱「海涵」。所以如果你希望請對方原諒時説「望請海涵」,那你就很禮貌、文雅又謙卑,對方再跟你過不去,就像彌勒佛般,笑一笑就沒事了,否則那就變成他沒「海量」了。不過,不過!我是說不過,要特別強調,這可不能包括債務來往,要請債主海量的喔!
你~醉了嗎?如果酒酣耳熱還能完整唱出由陳百潭詞曲,葉啟田唱的「愛拼才會贏」,那就繼續痛快的喝吧!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