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3月提出的「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互聯網+」行動計畫,列為中國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於是大陸自2015年以來,瘋狂地談論互聯網+雞排+追劇+喵星人+無人車+足球轉播……,什麼都有人拿來+。
然而,對於互聯網,我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互聯網+」。以我自1998年進入互聯網至今的歷程來看,我認為互聯網不宜單向用「+法」去「+產業」,因為互聯網象徵的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商業模式、態度、生態圈(如共享經濟、Open Source及八眾模式等等),而是應該將某個產業內化為互聯網的模式,再加上供需兩端,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紅色供應鏈強勢襲台,台灣亟需發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近年來,紅色供應鏈打著世界工廠口號,搶走了過去幾十年台灣代工的市場,於是台灣的經濟逐年下滑;又當最近看到寶可夢熱潮興起,原廠任天堂的股價不漲反跌,蘋果股價卻上漲,這意味著互聯網平台獲利及風險,皆優於單一生產商或供貨商。
過去,台灣習慣以生產角度發展經濟模式,現在,是否更該重新思考台灣未來的經濟,究竟該怎麼發展?
2015年,我建議開始發展以商業模式創新及整合為主的經濟模式,也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以及「界面活性劑」的框架,來走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路。
台灣過去多以生產端Cost Down的思維,也就是透過追求生產量來降低成本,著墨在製程的改善及生產的研發創新。然而,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互聯網的各種商業模式不斷衝擊傳統產業,搶走傳統產業的生意,例如網拍搶走地攤生意、商店街搶走市集生意、網路購物中心搶走賣場生意、搜索引擎搶走電話簿的生意、Line搶走簡訊生意、Uber搶走計程車的生意等等,顯示台灣對互聯網的各種生意模式,接受非常高,從上網比率、Line的使用率、FB的使用率等數字來看,台灣幾乎可說是全球的前段班。
但也因為台灣的市場小,競爭激烈,所以台灣無法發展大國的商業模式,比如單一產品發展成世界級的品牌、制定世界級的標準等,所以,台灣是否更應該運用小而靈活的優勢,以「+互聯網+」為架構,來發展出適合台灣的整合性商業模式,在國與國之間複製、技轉、合作,並作為新南向的基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