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演練了佳冬戰備跑道的戰力保存,與慣有的灘岸火力射擊,引來不少讚賞與建議,包括70年代設計的戰備跑道戰力保存,在現代戰爭中是否仍舊適用?應否在東部公路設計戰備跑道?或在機場旁佈建延伸的公路跑道?許多建議均指向國軍高層的戰略戰術思維,依然被傳統戰爭模式所限制,而未大膽的發揮想像力,朝向「敵優我劣」的現實軍事狀態轉移。
舉例來說,以現實解放軍空軍與海軍戰力而論,臺灣已缺乏取得空優及海優的機會,當我軍陸軍必須面對灘岸登陸或直升機機降時,空軍與海軍大概已經喪失殆盡,所以從美國買來的那些昂貴的大傢伙,包括M1A1戰車與M109A6自走砲,都是美軍空優思維下的產物,在缺乏空優掩護時形同上好活靶,絕對是敵軍優先打擊目標。愛國者、天弓等中、高空防空飛彈,對付多如蝗蟲的解放軍戰機,生吃都不夠,拿來對付低價值的直升機,未免太過浪費。
所以在現實上,國軍應該第一優先購買,並大量配發基層部隊的裝備,反而是「刺針」飛彈這種低空武器,以及高平兩用的雙管20公厘機砲,或GAU-19三管50格林機槍。用模組化設計,可裝在裝甲車以至皮卡等輕型車輛上,列裝到步兵或後備部隊,使各地守備皆有在敵落地前擊落其直升機能力。並發展出「彈砲合一」的反機降戰術,遠勝於等敵軍落地,再用訓練不足的後備兵力,去對抗敵軍精銳的特種部隊。低成本,高效益,殲敵於半渡,才是不對稱作戰的核心思維。
砲兵也是一樣,國軍砲兵,至今奉行的仍是美式的大砲兵面目標間接火力射擊,正準備轉向「神劍」或M1156精確制導砲彈,問題是裝備仍未到貨,訓練無從開始。而且購買彈藥數量有限,需要GPS導引,需要保障戰區通信暢通,而解放軍也早已發展出各種規格的精確制導砲彈,頭上還有北斗衛星導引與偵照,大傢伙絕對逃不過敵軍偵搜,我軍在反砲戰中不見得能佔有優勢。
但不論現代機動戰術與裝備再如何先進,其原理都不脫「看得到才能打得到」。所以,我軍更該積極研發或代工較小口徑,但功能類似M1156的制導砲彈,或裝載攝影機可鎖定目標精準修正的砲彈,用於120迫砲,甚至105砲或81迫砲,用間接火力抵補直接火力,讓敵軍看不到,但我們打得到。發展此類裝備,對於臺灣蓬勃的電子工業並非難事,且彈藥供應掌握在自家手中,部隊訓練也能普遍實施,及早改變砲兵作戰概念,才能發揮不對稱戰力。
另一方面,戰場上有效戰力的「數量」,一如行銷上的「價格」,永遠是殺手級戰術。在技術不如人時,就只能以大數量中駟去對付下駟(甲車),孤立敵軍上駟(主力戰車),再慢慢處理。這是當年美軍用五萬輛雪曼,以五打一逼近方式打掉德軍500輛虎王的原理,同樣適用於今日戰場。
換句話說,除了M1A1,臺灣更該多配備像南非獰貓式那種裝甲砲車,以填補主力戰車與雲豹甲車間的火力間隙。獰貓式裝備改裝自OTO艦用76砲,可以在2,000公尺距離擊穿T62正面裝甲,本身裝甲可以擋住500公尺外發射的23公厘穿甲彈,搭配反應裝甲或外掛防護,已足以伏擊共軍的15式水陸兩用輕型戰車。且其成本遠低於履帶式主力戰車,輪型車輛又可以商規零件組裝維修,體型嬌小更易於隱蔽伏擊,對付敵軍輕戰車和各類甲車綽綽有餘。別忘了,當年古寧頭決勝關鍵,是一臺壞掉的輕戰車,有時戰場上意外出現卻好用有用的次級裝備,效益不見得輸給主力戰車這種一級裝備。
不對稱作戰的核心概念,不是每一局都想贏,而是充份認知到自己戰力的優劣,跟敵軍不斷玩下駟對上駟,中駟對下駟的戰法,「磨掉」敵軍優勢。當臺灣空軍數量居於劣勢,但飛彈密如豪豬,我們就不見得需要用珍貴的防空飛彈去對付需要二至四枚愛國者還不一定打得下來的彈道飛彈,而是專心用來打高價值的敵軍戰機。雄三不一定拿來打第一線戰艦,對付後方登陸艦、運兵艦、彈藥艦效果更佳。無人機與小型反輻射乘波飛彈,可以攻擊敵軍所有雷達與通訊設備,讓他們變成瞎子。即使沒有空優,只要地面部隊數量與火力足以擋下敵軍機降與灘岸突襲,使其無法佔領,甚至無法落地立足,這場戰爭就沒那麼容易輸,或逼其承受難以負擔的成本,使其動手前必須三思而後行。
不對稱作戰的核心,不只存於有形裝備,更決定於無形大腦。千百年來戰術準則,永遠是「戰力=技術X數量X戰術」。 不對稱作戰更需要精密計算作戰對決與消耗的CP值,而非寄希望於昂貴的外購一級軍火。寓兵於民,善用社會現有的各種裝備與技術優勢,確保後勤補給維修暢通,才是長期以來封閉的國軍,更該彈性思考的建軍備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