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5B火箭裝置將失控墜落地球 引發全球各國疑慮驚恐

*2021年4月29日,長征5B-Y2 運載火箭自海南文昌升空,將中國天宮空間站核心艙送入軌道。但運載火箭末級毫無控制地在太空飛行多日後,將重返地球,無人能準確預測墜落時間與地點。(圖片取材自路透社REUTERS)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2021年4月29日,中國「天宮」航空站核心艙成功發射入軌,可以說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太空技術取得傲人進步。不過幾天之後,世界各地太空機構密切關注的是,將核心艙送入軌道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殘骸,失控墜落的軌跡。儘管中國官方在沉默多日後,對外宣布殘骸墜落引發人員或物質傷損的可能性不大,但無人能預測殘骸墜落時間與地點的情形,還是令各方內心萬分忐忑。

引發不安的火箭殘骸是運送核心艙火箭的末級裝置。該裝置在距離地球300公里的太空飛行多日之後,受地心引力影響,將重新進入大氣層。問題是其重返大氣層的軌道,完全不受任何控制。國際通行的做法是,各國太空機構控制各自發射器,脫離太空軌道的軌跡,保證他們墜落在海面。但現實中,還是有不少運載裝置,在沒有任何控制的狀態下,重新進入大氣層。運送天和核心艙的長征5號B運載火箭末級裝置,顯然就屬於這種情況。該裝置長大約30米,重20多噸。這可能是無序重返大氣層的最大發射器殘骸之一。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最新預測,長征火箭殘片進入大氣層的時間可能是5月8日國際標準時間23點,也就是巴黎時間5月9日凌晨1點。但這個估測可能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差。

根據專家介紹說明,這個失去控制的飛行物,目前正以每小時兩萬七千公里的速度,在大約170到370公里的高空無序飛行,幾乎每一個半小時,即可繞地球一周。它不僅將以高速度進入大氣層,而且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它重返大氣層的時間和地點,因為有太多的因素,隨時可以影響它的飛行軌跡。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專家Christophe Bonnal向法國媒體表示,墜落時間預測誤差一分鐘,預測墜落地點與實際地點的距離就可能相當於法國國土的長度!

造成危害的概率極低?

連日來,長征火箭殘骸重返地球軌跡失控的消息,在中國之外吵得沸沸揚揚。中國外交部沉默多日後終於在5月7日表示,火箭末級已經過鈍化技術處理,絕大部分器件,將會在重新進入大氣層的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空活動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極低。

中國外交部希望安撫各方不安的解釋,並非沒有道理。地球表面70%的區域是海洋,很多其他區域也或是荒漠,或是森林,人口聚集的區域只佔全球面積大約3%。因此,長城火箭殘骸,像眾多其他飛行物殘骸一樣,墜入海洋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飛行物大部分器件,在進入大氣層時,會因摩擦產生的高溫而融化。估計只有10%的剩餘物質會解體成無數大大小小的殘片墜落地球。Christophe Bonnal解釋說,其實歷史上有很多次飛行物重返大氣層的事件。到目前為止,還從未發生過太空飛行物殘片傷人的事件。歐洲航天局專家Nicolas Bobrinsky也向媒體表示,殘骸墜落在有人居住區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能性不大並不意味著不可能!

美國專門研究太空飛行物殘骸的天文物理學專家Jonathan McDowell,也認為沒必要對長征運載火箭殘片失控過於擔心。但他也同時指出,讓如此多的金屬碎片,以數百公里的時速衝擊地球的做法不好,中國應當重新思考長征5B火箭的設計,避免這樣的問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也就此暗示中國沒有周密設計其火箭發射。他表示,此事件顯示,在太空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從安全和嚴密思考的方式,安排行動時,應當方方面面都加以考慮。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太空發射首次出現,殘骸失控墜落問題,而且殘骸墜落有人居住地區的事件也曾發生。2020年,就曾發生長征火箭殘片墜落非洲國家科特迪瓦村莊的事件,雖有房屋損壞,但非常幸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2018年初,長征3B火箭的殘片,竟然墜落在廣西一個有四百萬人居住的區域……這些不速之客,即使不造成人員傷亡,也會在墜落過程中,將具有很高毒性的燃料元素散播開來。但中國官方媒體極少報導這類消息。2009年,中國導演張贊波曾製作紀錄片「天降」,講述湖南綏寧縣自90年代起數十次成為火箭殘骸落點給當地村民帶來的困擾。但影片遭到當局封殺。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