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一口 還人一斗 林允進彰顯扶輪大愛

獨家報導文:張煌仁 | 圖:彭級鋒

出身彰化鄉間的農家子弟,赴日取得博士學位,返台創立當前全世界市佔率第一的水上摩托車螺旋槳公司的林允進,不但透過參與扶輪社服務鄉里,更將營收捐助國際扶輪社總會,致力於消除全世界的貧窮與疾病。

蒙時代的法國思想大師盧梭(法語:Jean-Jacques Rousseau)曾經說過,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他獲得了多少成果,賺了多少的財富,應該是他一生做了多少的好事。
就像出身彰化鄉間的農家子弟林允進一樣,在赴日取得博士學位,返台創立當前全世界市佔率第一的水上摩托車螺旋槳公司後,他不但透過參與扶輪社服務鄉里,更將營收捐助國際扶輪社總會,致力於消除全世界的貧窮與疾病。如此發揮大愛的「成功」,更加令人讚佩。

貧窮出身 更加感受

由於從小出生在鄉下的農家,必須有比他人更加堅強的奮鬥意志,才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與人家有所競爭。因此,林允進比別人更加了解這其中的辛苦。就在他事業有成時下,不但透過參加扶輪社這樣的平台,來服務弱勢的鄉親,並且照顧需要幫助的人;更重要的是,還將這份愛心發揚光大,把原本每年捐助一萬美元給國際扶輪社總會的義行,今年一口氣將數目補足到最高份額的二十五萬美元,成為台灣少數列名該項最高榮譽的會員之一。
對於這樣的善行,林允進只淡淡的表示,「自己有能力了,就幫助多一點人,這也沒甚麼好特別說明的啦!」
原來,林允進有這樣的愛心,除了因為年少時家境不佳,更能體會弱勢團體的心境而願意伸出援手之外,另外就是在他準備前往日本讀書之際,日方的善心人士也曾伸出援手幫助他,更使得林允進願意以同樣的善心來回饋社會。
林允進表示,一九七五年當時要出國日本留學,以當時的家庭環境而言,需要這麼大筆的費用,幾乎不可能成行。還好,一開始有日本交流協會的獎學金贊助三年,讓林允進有能力在日本完成大學學歷。後來在攻讀碩、博士的當下,又有日本扶輪社的米山獎學金贊助,他才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林允進與蔡秋琦夫婦參與扶輪社,發揮大愛、照顧弱勢
林允進與蔡秋琦夫婦參與扶輪社,發揮大愛、照顧弱勢

感念扶輪社獎學金的幫助

林允進進一步表示,頒發米山獎學金的米山紀念獎學會,是日本國內最大的私人獎學基金會,是日本扶輪社為了紀念日本扶輪社創辦人米山先生而成立。日本的扶輪社是在一九二○年首先由米山梅吉先生於東京發起成立,到二○○○年三月為止共兩千兩百八十六個分會,會員數計十二萬兩千多人。
米山紀念獎學會自一九六七年成立到二○○○年學年度為止,已經補助給來自九十三個國家的九千五百五十三名的海外留學生,其中有兩千○七十六名是以取得博士學位為目標,而台灣與韓國,是兩個主要接受這獎學金的國家。
俗話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求學期間受到人家幫助得過程,林允進始終銘記於心。也就因為如此,他在一九八六年回台灣創立般若科技之後,隨即於一九九四年,在同樣是台中扶輪社社員的張山明邀請下加入擔任社員,開始隨著付出自己的心力,關懷社會上的弱勢團體。

大愛之路 走得辛苦

不過,林允進加入扶輪社之後,考驗才正要開始。
因為當時公司的業務才剛剛有起色,但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原因,讓後來客戶抽單轉到競爭對手,使般若科技連續三年累積虧損了新台幣一億多元。再加上身為董事長的太太蔡秋琦,原本就反對林允進在打拼事業的初期就加入扶輪社,認為他「不務正業」。因此,這段時間讓林允進的慈善路,走得格外辛苦。
但是,對的路,走到最後終究會成功。林允進始終抱持這樣的信念,再加上在參與扶輪社活動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許多比他年紀更大、事業更成功的長者前輩,也願意不計一切代價的彎下腰來從事服務弱勢族群的工作。這樣的畫面,不但深深的感動了林允進的心,更加改變了太太蔡秋琦原本不希望他參加扶輪社的想法,甚至自己還更加用心的經營。
因此,在二○○九年台中扶輪社成立五十五週年之際,林允進擔任了台中扶輪社會長,太太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內輪會的會長。在先生忙於公事的情況下,太太就主動站出來協助,推動台中扶輪社的社務。
如今,林允進夫妻倆,除了成為台灣地區捐獻國際扶輪社總社最多的台灣人之一,還發起了每月三千元,為期三年時間的認養弱勢小孩獎學金工作。在總共數十位的認養對象中,林允進夫妻一口氣就認養了十位弱勢兒童。如此的大愛胸襟,造福了許多社會福利照顧不到的弱勢族群,更使得這對夫妻除了經營事業令人稱頌之外,他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之心,更加讓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