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耳朵突然聽到「嗡嗡」聲,卻發現四周並沒有這種聲音?或者耳朵感覺悶悶的,就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樣?這些可能就是耳鳴、耳悶的症狀!輔大醫院耳鼻喉科林岱樓醫師指出,很多患者會把耳鳴和耳悶搞混,但兩者實際上大不相同。醫師也為大家列出耳鳴和耳悶的症狀、原因以及就醫時機,幫助民眾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

耳鳴就像耳朵「開演唱會」! 耳機音量太大也是原因

林岱樓醫師表示,耳鳴就像耳朵「開演唱會」,耳朵會自己製造聲音,可能是「嗡嗡」、「嘶嘶」或「鈴聲」,但外界根本沒有這些聲音。耳鳴的原因通常跟內耳、聽神經或血管問題有關。如果長期接觸噪音,像是經常去演唱會、耳機音量過大,就可能造成耳鳴。此外,隨著年紀增長或某些疾病影響,聽神經逐漸退化,或是壓力過大、情緒焦慮,以及血壓異常,都有可能引發耳鳴症狀。

林醫師指出,如果耳鳴只是偶爾發生,可能是耳朵在「鬧脾氣」,過一陣子就會沒事。不過,若耳鳴長期存在,甚至已經達到影響睡眠或生活的程度,持續兩天以上就建議到耳鼻喉科進行檢查。

感冒、氣壓變化造成耳悶 捏鼻子鼓氣可改善

耳悶則是耳朵有被堵住的感覺,可能伴隨聽力變悶、有壓力感,甚至出現暫時聽不太清的狀況。林岱樓醫師表示,這通常跟耳朵的「通風系統」——耳咽管有關。由感冒、鼻過敏導致的耳咽管發炎腫脹,或是中耳積液,也就是中耳腔有水塞住,皆可能造成耳悶問題。

此外,飛機起降或是潛水時的氣壓變化,讓耳朵來不及適應,也會引發耳悶。林醫師表示,如果是由鼻過敏或感冒引起的耳悶,民眾可以嘗試嚼口香糖、吞口水、捏鼻子鼓氣(瓦氏法)來幫助耳壓平衡。若悶感持續時間過長,已經影響到聽力,或伴隨劇烈的耳痛、頭暈,就需要就醫檢查,確認是否是中耳發炎或積水。

耳鳴、耳悶差在「2點」 同時發生代表有「這些問題」!

林岱樓醫師也幫大家整理耳鳴和耳悶的差異:

  • 耳鳴 = 耳朵裡有聲音,但沒悶塞感。
  • 耳悶 = 耳朵塞住了,但沒有怪聲音。
  • 耳悶 + 耳鳴 = 可能是內耳神經、耳咽管或中耳的問題。

醫師也提醒,只有單側耳鳴或耳悶,或伴隨劇烈頭暈,可能代表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建議勿拖延治療。大部分的耳鳴和耳悶都能夠改善,重點是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如果經常有耳鳴、耳悶的問題,醫師也呼籲民眾儘早前往耳鼻喉科就醫,讓耳朵恢復到安靜又通暢的狀態。

【延伸閱讀】

罵人成潑婦!越吵越大聲 她不知罹「耳硬化症」 

降噪耳機能保護耳朵?醫曝仍有聽損風險 耳機使用別超過「這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