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周厚賢/報導】提起史料所記載由明朝發跡的跳鼓陣,常人所聯想到多為在早年台灣廟慶活動所見到一群衣著鮮明的舞者在鼓樂伴奏下有節拍的舞動,或依序、或對稱的手舞足蹈所呈現宮廟歡慶的儀禮。但隨著的新元素的介入,現在宗教活動中跳鼓陣幾乎都被電音三太子及喧嘩的電子樂所取代。要再能看到古早味的跳鼓陣,勢必要由有心人士邀請為數不多的民俗陣頭方能再現。在元宵節前夕的永靖輔天宮舉辦的晚會活動中,廟方特別邀請轄內去年榮獲全國民俗技藝競賽第一名的福德國小跳舞陣表演,在訓練紮實的學童淋漓盡致德的演出中,帶給已坐鎮廟內百年之久的神明一種懷舊的美好感受。
![廟慶活動跳古早味街舞 永靖福德國小跳鼓陣神明最喜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https://www.watchmedia01.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wm20250213220957485959.jpg)
「那一年在教育主管部門力推一校一技藝的政策下,正巧我們也有體專畢業的老師精於跳舞陣,所以我們就決定發展跳鼓陣社團,在老師指導下於民國九十年成立」福德國小蕭慎組長表示,當初成立後原本只想讓活潑好動的孩子有個精力發洩的管道,哪知道大家正式動起來卻是玩真的而樂此不疲,所以除了平常在校利用社團活動及下課有老師加強訓練外,寒暑假校方更會聘請專業老師到校指導更高深的動作。此外,將跳鼓陣看成是古早味街舞的同學間甚至發展成師徒制,就是由高年級同學一對一的指導三、四年級的學弟妹。就在這般學習心火熱的驅使下,福德國小跳舞陣在去年113學年全國大賽中拿到金牌的優異成績。
![廟慶活動跳古早味街舞 永靖福德國小跳鼓陣神明最喜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https://www.watchmedia01.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wm20250213221001273845.jpg)
從接任福德國小校務以來,卓鴻賓校長年年帶著學生參加各項比賽及表演最能見證跳鼓陣對學子的幫助。他說,因為校旁有福德爺、校名又是福德兩字寶號,所以學生在濃郁正向宗教的薰陶下對民俗藝能最是感應深切。尤其常見到平常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一旦開始練習跳鼓陣時,立馬切換成專注模式而隨著指導老師的口號而能分毫不差的動作到位。於是就在學長姐嚴格的傳承給學弟妹的氛圍中,讓福德國小跳舞陣的每一位演出者都有著自信的專業與熱情,這就是學校社團成立二十四年之久卻都還能保有初心的為數百年流傳的技藝而不斷光大與發揚。
![廟慶活動跳古早味街舞 永靖福德國小跳鼓陣神明最喜愛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https://www.watchmedia01.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wm202502132209589977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