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乳癌精準治療新紀元 ADC藥物助力健康台灣願景

▲照片來源:康健雜誌

「病人最擔心能否負擔醫藥費,還有如何回歸職場。」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提到,協會已服務超過1萬名以上的姊妹,除了道出她們的心聲,她自己在30歲確診乳癌,已和癌症共處10年了。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也指出,根據協會的問卷調查,乳癌病友們很擔憂因為生病而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尤其女性常常會犧牲自己,成就家人。」如何讓病人負擔得起新治療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瞄準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然而乳癌死亡率未見明顯下降,如此情況是否有解?

台灣乳癌發生率逐年攀升 死亡率未顯著下降

根據國健署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經連續20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皆指出令人憂心的現況:「雖然乳癌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但台灣乳癌死亡率未見顯著下降,且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女性癌症中,乳癌發生人數達17,366人,約為第二名肺癌的兩倍(8,565人)。」

「媒體報導常提到乳癌發生『年輕化』,但這其實是錯的,乳癌的發生實際上呈現老化的趨勢。」陳守棟理事長強調,這10年(2012至2022年)來,乳癌患者發病年齡中位數從50歲延後到57歲,隨著人口老化,高齡人口增加,意味著未來需要更多資源有效應對。

▲陳守棟理事長指出:「台灣乳癌並沒有年輕化,2022年的乳癌年齡中位數是57歲,其實是老化。」/ 照片來源:康健雜誌

三大原因使乳癌死亡率居高不下,HER2陽性患者可視為翻盤關鍵

頂尖科學刊物《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於2024年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 1975-2019年間,美國乳癌死亡率大幅下降58%,與台灣乳癌死亡率未顯著下降的現況形成鮮明對比。

曾令民副院長說明,美國在40年間成功降低乳癌死亡率,主要歸功於三大原因:

一、落實早期篩檢

二、為第一至第三期乳癌患者提供完善治療

三、有效提升晚期乳癌患者的存活率

相對的,他也提及以下三點為台灣乳癌治療現況:

一、乳癌發生率上升幅度過高

二、初診斷為晚期(第四期)乳癌的比例依然偏高

三、治療協助未到位

第一和第二項需要靠提升國人健康意識,並強化早期篩檢政策的執行來解決; 而第三項則與醫療科技發展有關。隨著先進國家依據國際治療指引引進新藥治療,乳癌死亡率逐漸下降,但目前台灣健保對新藥和新技術的應用仍有部分是落後國際的。

曾副院長進一步指出,每4-5位乳癌患者中,就有1人屬於HER2陽性乳癌,HER2蛋白的過度表現會刺激癌細胞快速生長,並導致抗藥性及腫瘤轉移,成為治療上的重大課題。根據《JAMA》的研究,HER2陽性乳癌患者的預後改善對於降低乳癌死亡率的貢獻度最高,因此在乳癌的篩檢與治療投資上,應優先聚焦於HER2陽性乳癌。透過政策支持與科技的進步,提升癌症治療的可近性,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適切的醫療支持,才能改善整體生存率與生活品質。

▲曾令民副院長表示,「資源投注優先聚焦於HER2陽性乳癌,應能協助降低乳癌死亡率。」/照片來源:康健雜誌

標靶與細胞毒殺藥物合體,催生乳癌新剋星ADC

HER2陽性乳癌由於其癌細胞特性,易發生復發轉移,過去一直被視為治療難度較高的型別,然而,隨著新藥的持續發展,這治療劣勢也正逐步被逆轉。

關鍵的突破在於新藥的問世,自1998年開始第一代HER2標靶藥物問世後,開啟改變HER2陽性乳癌患者治療的新篇章,此後,第一代、第二代HER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出現,造福了更多患者。目前,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使用,不僅在乳癌治療領域,也在血液癌與其他實體腫瘤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是利用抗體精準定位的標靶性,將攜帶的細胞毒殺藥物送入癌細胞,達到精準治療的效果。此外,新一代ADC藥物可透過「旁觀者效應」,進一步擴展治療範圍,增強毒殺癌細胞的作用。這樣的治療方式能夠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

ADC藥物可能出現的常見副作用症狀如噁心、嘔吐、疲倦、白血球低下、貧血等,較嚴重的副作用發生率較低。病友應依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請盡快聯繫醫療人員,若病況有變化也與醫師討論治療規劃,積極治療,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

陳守棟理事長總結ADC藥物的三個特點:精準毒殺癌細胞、增強藥物作用,提升安全性。這些特色使得ADC藥物成為乳癌治療的重要突破,並為未來癌症治療的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ADC藥物的三大特點:精準毒殺癌細胞、增強藥物作用,提升安全性。/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健保接軌國際,2025年2月ADC藥物納健保,乳癌治療新選擇

醫界與病友團體都積極推動,期盼國內健保能加速與國際治療接軌,為乳癌患者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了解病友對於用藥的迫切需求,率領團隊評估藥物的整體效益,促成健保近日收載多項新藥及擴增藥品給付規定,逐步接軌國際。數種ADC藥品已於2024年生效給付用於早期HER2陽性病人的術前或術後輔助治療,或是用於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病人。

為了提高乳癌存活率並降低死亡率,同時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健保署於日前公告,2025年2月1日起生效給付ADC藥物於「HER2過度表現的轉移性乳癌第二線治療」,以及「ER、PR陰性且具HER2弱陽性表現之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

藥物科技的進步,加上健保逐步到位,除了有機會延長乳癌患者壽命,還有望減輕病友們最擔心的龐大經濟負擔,讓治癌之路可以更加順暢無憂。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署重視病友對於用藥的需求,並持續努力推動健保用藥與國際治療接軌。/照片來源:康健雜誌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