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與全台19個臨海縣市環保局共同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根據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發現台各區域仍以生活垃圾及遊憩行為產生的垃圾占最大數,其次為抽菸及漁業行為垃圾。
台灣四面環海,沿海海灘也布滿了大量塑膠垃圾、廢棄物,為了還給海灘一個乾淨的環境,除了許多民間團體會自發舉辦淨灘活動外,環保署也鼓勵企業及民眾加入認養海灘行列。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日前召開記者會,公布今年淨灘及調查成果,106年至今淨灘人數不僅高達近40萬人次,全國淨灘場次也多達2萬多場次,而淨攤的垃圾量也高達7000多公噸。
為了進一步暸解台灣海廢垃圾組成,環保署也與國內19個臨海縣市環保局共同進行海廢監測,根據今年第一季至第三季調查結果,以生活垃圾及遊憩行為產生的垃圾比例最高,包含寶特瓶、塑膠瓶蓋、吸管、外帶飲料杯及免洗餐具等,其次為抽菸行為,包含菸蒂及打火機。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袁紹英指出,以寶特瓶進行分析,其實多數寶特瓶都已經無法辨識產地,若依據可辨識的寶特瓶研判,台灣本島多以本地產出為主,離島地區寶特瓶則多來自中國、韓國,甚至菲律賓等國家,顯示海洋垃圾除了對當地海岸及海洋造成危害外,也會透過洋流及潮汐等因素,長程傳輸並累積在各地海岸。
袁紹英也提到,調查結果也顯示北部跟離島縣市的漁業與休閒釣魚行為垃圾占一定比例,東部縣市的抽菸行為所產生垃圾也占一定比例。
而為了鼓勵民眾加入淨灘行列,環保署也建置海岸淨灘認養系統,讓民眾可以直接跟地方縣市環保局申請,免除因為海岸分屬不同機關管理,導致申請處處碰壁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