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聽過「3D列印」技術,但是3D列印技術目前形貌如何?發展到何種程度?由科技部補助,台灣科技大學攜手環影製作有限公司製作的13集科普節目《3D列印未來進行式》,22日上午9點半起將在台視數位綜合台播出。節目播映前,主辦單位於20日於台北文創大樓搶先播放相關片段。
除播放節目8分鐘精彩花絮,近距離接觸3D列印技術及體驗,協助節目拍攝的協力單位也在現場展示3D列印機台和成品。
推動本次產學合作計畫的推手,台科大高速3D列印研究中心主任鄭正元透露,3D列印在數位生活科技中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是個工具」,他認為,若下一代無法了解如何使用3D列印「在全球就沒有競爭力」。因此,他希望能將其普及化,科普化,讓下一代知道有這樣的工具,就像大家在使用電腦或手機一樣。
對於3D列印在推動文創上,鄭正元認為台灣知名瓷器公司法藍瓷是重要角色,該公司不僅在15至20年前就導入3D技術,甚至在最近還以3D列印技術製作精細的陶瓷產品,而且也應用於製作假牙上。
之所以會製作《3D列印未來進行式》這部節目,鄭正元表示,希望3D列印不是只限於在大學內的研究,讓每個人都能知道,以便在這個時代擁有競爭力。他舉英美兩國為例,兩國已將3D列印納入數位科技教育的一環,人人都需要學習,透過讓家長帶小孩看該影片,讓小孩可以從中學習。鄭正元也說,該節目以生活化,活潑化的方式,讓小孩了解「原來3D列印可以這樣做」。
擔任《3D列印未來進行式》總導演的蔣時盛透露,這項計畫是科技部補助的計畫,實行已超過10年的時間,做完台灣產學界機器人發展節目後,想找尋離人們生活最近的科技,因3D列印連小學生都熟悉如何使用,遂選擇以3D列印為節目主題。
製作節目上,如何讓更多人理解3D列印?蔣時盛表示,很多大學教授不容易做到讓中小學生馬上理解3D列印,「那不是教授的錯」,蔣時盛認為,這就是傳播工作者要踏入科學領域的目的,也就是讓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輕鬆傳播出去。
該節目中安排3位年輕世代主持人,用輕鬆有趣的行腳方式,尋訪各行各業如何運用3D列印技術。蔣時盛說,其用意在於希望增加觀眾對節目的接受程度,以年輕主持人用輕鬆方式帶入。他進一步透露,3位主持人在拍攝前,還得事先演練,了解腳本或相關內容,完全理解後,以輕鬆自在的方式帶領觀眾了解節目內容。
主持人之一的陳翊菁透露,因為對自己的研究內容跟表演都很有興趣,所以參與這項計畫。因為沒有錄製電視節目相關經驗,陳翊菁坦言事前得花時間進行演練,這是參與節目較為困難之處,但是他也認為,參與節目過程,也可以將相關內容的啟發納入自己的研究,相輔相成。
製作人董逸華表示,《3D列印未來進行式》從籌備到拍攝完成歷時一年,節目中不只介紹台灣各產業在3D列印的發展和運用,製作單位更不惜成本前往美國、荷蘭及大陸等地,探訪國際上3D列印科技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