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德懷納・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是Paul Myron Anthony Linebarger(林白樂)的筆名。他的生命背景十分獨特,生於一九一三年,是東亞學者、美國陸軍軍官、心理戰專家,參與許多軍隊事務,也有被視為經典的心理戰相關專著。根據科幻雜誌《銀河》(Galaxy)的悼念文,指他還是孫中山的教子。但當然,這些身分雖然因工作性質的務實程度或與歷史名人相關聯的傳奇而值得一提(甚至還有他是中央情報局特工的說法),然而對我來說,讓上述事項被賦予意義的是一個更重大的秘密,也是讓一個人的名字終能跨越客觀時間而繼續流傳的最終動力:直至他去世之後才廣為人知的身分——科幻作家。
《人類補完計畫》這本厚厚的短篇小說集,共有22個篇章。各個故事之間的人物偶有重複,非編年紀事,基本有一致的宇宙觀設定,閱讀者能藉由史詩、歌謠、熟悉的傳說與街頭巷尾的謠言諸多消息拼湊而得。就時間的尺幅而言,原始的地球因古老的戰爭曾被摧毀,故事發生在距今的千年至萬年之後;空間的設計則是從光子帆太空船的巨幅物質進展到介面重塑的心靈導航與掃描,因科技的跳躍進步使移居銀河其他星球得以可能。人類補完機構便是背後主宰人類世界重建的權力機構,短篇小說猶如斷簡殘編,藉由窺看代表性的事件,逐步破譯機構的制度、作用與影響力。
有幾篇不太好讀,硬派的科技場景細節與超載的感官描述綰合為奇異的閱讀體驗。彷彿是服用了因太強大而被禁止於任何藥劑書上述及的「超強效康達明」針劑(〈名為楔尤之星〉),從腦內深處沛然湧出讓人迷糊的愉悅感,或就是〈醉船〉主人翁亞特・藍博的不可思議航行所鑿刻的親述:「我走過星星的群島,錯亂而譫妄的天空為漫遊者開啟。」體驗不盡的物質宇宙不斷膨脹,然而考德懷納打造的介面重塑的航行方式竟是開路艦長的神經突觸,以腦來領船,穿梭寧靜而充滿危險的外在世界像是探索黑暗而古老大腦的秘密,人類的心靈力量就足以橫越陰影,在短短幾毫秒即能精確又複雜的橫跨時空,向外探索實是向內探求,多麼美妙啊,這太空與心靈的寓言。
儘管是半世紀以前的小說,如今讀來卻充滿熟悉感。影集《愛x死x機器人》裡會說話的貓所暗示的科幻世界所表現的對貓的情懷,小說《摺紙動物園》裡〈物哀〉的太空帆船的架構,又如電影《星際過客》的封閉而漫長航行,追問人類的愛情與渴望。凡此種種都能回過頭來在《人類補完計畫》裡找到相似的痕跡。說故事的人充滿幽默感,絕不可錯過〈來自賈斯特伯之星〉與〈那戰艦金光閃閃——喔!喔!喔!〉兩篇。
珍貴的不僅是對後世創作的靈感啟蒙,以現在的眼光來檢視小說反思戰爭的巨大惡意與體制的獨裁僵化,都還是發人深省。考德懷納不露骨批判,而是藉由一個又一個小人物敘事,以微觀歷史來鬆動如何可以是真正的人的制式要求。散居遙遠光年外的真正的人類(原祖人)已為了適應不同生態條件而變化形態,甚至在「使春」(延長生命的藥劑)的加持下可有足足四百年幸福快樂保證的無憂無懼生活。相對於此,為了負擔必要的低階與勞動工作而打造的「下等人」(Underpeople),以動物為核心編碼的人形生物(類人胎膜),困在嚴苛的環境更靠近貧窮、恐懼、混亂與哀傷,卻更深刻的明白什麼是愛的內涵。
讀到約翰・霍普金斯雜誌〈THRONGS OF HIMSELF〉這篇分析,該文解讀「考德懷納・史密斯」筆名的意義這段特別觸動我:Cordwainer是鞋匠,而Smith是鐵匠,都具有「創造」的言外之意。我深深為〈小丑鎮的死亡女士〉對愛的思辨所吸引,愛如此艱辛又曲折,但尋求共生共活的存在的可能希望卻是力量無窮,這是汪瓊安(她是犬隻的類人胎膜)願意為之獻身的理想,推動了最終故事的結局,而儘管個人會被遺忘,她卻這麼說過:「人生的責任就是尋找比人生更重要的事物,並以自身換取更崇高的良善。」寫作真正如手工藝,考德懷納・史密斯打造了銀河系,而《人類補完計畫》是人類的紀傳體史書,那些伴隨著航行的危險而來的混亂與犧牲,開拓未知而重新補完的艱辛歷程只朝向發掘人類的真相。
作者:傅淑萍
現為「我們的教學事業」講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IG「樂遊原(@leyou_yuan)」共同經營者。曾任聯合報文學寫作營講師。曾擔任聯合盃作文大賽閱卷與命題老師。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 》。原文:副刊/《人類補完計畫》——書寫新人類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