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3)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桃園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對此市府進行全盤考量,長期而言希望爭取籌設市立醫院,目前市府已啟動相關計畫,調查評估醫院地點的可行性,在市立醫院順利落成前,市府先以遠距醫療及智慧科技方式因應,推動「復興區孕產婦兒遠距照護服務計畫」、擴增醫療小管家服務據點及巡迴醫療服務地區,讓偏遠地區市民同樣享受好的專業醫療服務。
「復興區孕產婦兒遠距照護服務計畫」是醫療環境改善的一小步,張善政指出,復興區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平均每年約有170位新生兒,考量山區孕婦生育及照護需求,往往需到市區待產或下山就醫形成負擔,因此市府在復興區試辦孕產婦兒遠距照護服務計畫,透過遠距醫療方式,監測孕婦生理狀況,孕婦如無異常狀況,可待在熟悉的環境生產;計畫實施以來,今(112)年8月曾監測孕婦提早發生產兆,因而提早安排孕婦下山順利生產。而此項政策平均滿意度高達近94%,且7成給予滿分的評價,廣獲好評。
張善政提到,以桃園「醫療小管家」為例,過去除復興區,桃市12區均有醫療小管家服務據點,從事簡單血壓、血糖量測及追蹤服務,而今年市府擴增醫療小管家服務據點達23處,並提供社區65歲以上長者視訊診療服務,讓長者免於奔波醫院。
張善政另談到,桃園沿海地區就醫較為辛苦,市府在大園、觀音及新屋地區推動巡迴醫療服務,辦理行動門診,科別涵蓋骨科、心臟內科、腎臟科、泌尿科、腸胃肝膽科、皮膚科、復健科等,均可進行遠距專科會診;今年也增加蘆竹區及大溪區巡迴醫療及送藥服務,提供不便就醫的朋友妥善醫療資源。
張善政也說,在市立醫院建成以前,運用網路遠距、智慧科技及創意,普及化醫療資源,以少量經費推動新計畫措施,並設法評估追蹤成效,讓市民朋友有感,並持續滾動式改進措施,提高市民朋友滿意度,才是市府的重要原則。
本篇文章轉載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張善政推遠距照護 減輕復興區孕婦就醫、待產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