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壽命到期 中國空軍未來5年面臨巨大換裝壓力

海軍航空兵殲-10戰鬥機迅捷起飛。圖/取自中國軍網
海軍航空兵殲-10戰鬥機迅捷起飛。圖/取自中國軍網

獨家報導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正常的情況下,軍用戰機的壽命約20年左右,到期限就得退役或者進行改良延壽,目前中國解放軍空軍目前有多少戰機即將屆齡。首先就是二代機殲-7和殲-8系列。最新的殲-7G型是2006年服役的,到目前已17年。而最新的殲-8F是2010年左右服役,也服役13年。這批飛機加起來200架左右,在未來5年將陸續服役到期。而殲-7和殲-8性能本就落後,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

另一款三代機殲-11,90年代原裝引進的蘇-27(單座SK和雙座UBK)已退役不少架數,而1998年至2005年生產的105架殲-11目前也已經服役20年,靠著中期的升級,才能到現在。

這批殲-11處於早期三代機水準,在壽命所剩無幾的情況下,升級似乎沒必要。從這些年主要是升級殲-11B可看出,空軍已不打算再用老邁的殲-11。

三代機還有本世紀初服役的73架蘇-30MKK(當初買了76架,已損失3架)。

這批威力不小、航程遠的重型戰鬥轟炸機在本世紀前20年是中國空軍對地戰術打擊的核心,使用強度非常大,護航、繞島、驅逐飛行,到處可見這些蘇-30的身影。這批飛機未來5年也將到期,退出現役。

從2004年至2010年期間服役的殲-10,在接下來5年內也會進入服役生涯末期。當初殲-10的服役速度差不多是1年24架左右,意味著有150架左右的殲-10也要替換。

未來5年中國空軍至少有500多架的戰機面臨汰換,換裝壓力還是不小的。這個壓力來源有兩個因素,產能,成本。

5年內替換500多架舊戰機,表示每年要生產100架新戰機。中國戰機生產主要是兩大廠商,成飛和瀋飛。其中瀋飛生產系列,成飛生產殲-10、殲-20系列。成飛和瀋飛一年的產能50架左右,一年加起來100架差不多,能滿足空軍的換裝要求。

除了空軍,海軍也有換裝需求的。比如海軍的蘇-30MK2(24架)、兩個團的老式飛豹(48架左右)也到服役末期。海軍還要擴充艦載機部隊,瀋飛需要生產大量的殲-15。

一年100架的產能就不夠,成飛之前已經把殲-10的部分生產任務轉移給貴飛,有了三個廠(瀋飛、成飛、貴飛)可生產戰機,彌補產能的缺額。

目前中國空軍新服役的戰機就3個型號,殲-20、殲-16和殲-10。因為現代戰機的成本在航電系統,而這三型戰機採用的都是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價格不便宜。中國空軍不僅僅是要替換戰機,轟炸機、運輸機、加油機、預警機,都需要雄厚的國家財力和軍費支撐。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