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在政府政策推動及經濟急速發展下,影視產業正邁入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近年隨著兩岸三地的交流日益頻繁,合資片逐漸成為許多影視製作的主流趨勢,中台合作成果也屢創佳績。如最近在兩岸熱映的電視劇《蘭陵王》,製作團隊與演員便是中台合作,收視亮眼;今年內上映之電影《小時代》及《被偷走的那五年》,亦為中台合作開出票房佳績,瞬時間蔚為風潮。
中國影視產業 一片火紅中帶隱憂
中國影視市場有多火?2012年中國國內電影票房年收入達171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增長30%,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2013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便達110億元人民幣,國產片占六成比重。未來五年,中國藝恩諮詢預計行業複合增長率可望保持在30%。
中國電影這兩年的快速爆發,極大原因與政府的積極推動有關,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加速影院建設。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中國已有數位螢幕15,380塊,實現了商業銀幕放映全數位化的目標;但它的銀幕總數目前僅為美國的1/4,意味影院及銀幕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在日前一場由勤業眾信舉辦的「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論壇」中,長年客居北京的DMG娛樂集團創辦人Dan Mintz 分析,電影市場成熟三要素:人才、硬體設備、觀影習慣。他認為中國影院的硬體建設是飛速的,普羅大眾觀影的氛圍近幾年也開始醞釀了,唯獨軟體創意人才是需要長時間養成的,能否追得上電影產業向前疾奔的速度,這也將是它接下來發展的關鍵之一。
中國電視劇交易市場也正熱,從2008年的52億元人民幣,到2012年成長為98億元,其中包括精品劇播映時間的增加,以及電視劇單價的提升。
但過熱的投資,也使得整個中國電視劇產業充滿浮躁、投機心態,呈現出越來越低端的娛樂化與速食化傾向,宮鬥、諜戰、婆媽等同質化俗濫劇情充斥銀幕,加上演員片酬佔投資金額六至七成的比重,亦相對壓縮了其他創作、拍攝的成本。
台灣國片復甦 但影視人才大出走
反觀台灣的影視產業,2008年由魏德聖執導的《海角七號》獲得票房上的空前成功,一洗自2002年以來低迷不振的台灣電影命運,讓觀眾對國片重拾信心,開啟了新一波的復興浪潮。據台灣電影網資料,2011年36部台灣自製影片,創造了7.1億元台幣的年度票房;2012年,45部自製影片也有四點三億元年度票房。
根據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資料顯示,台灣目前電視頻道超過250個(含境內和境外節目),數量為亞洲之冠。電視媒體市場如此破碎,影響收視率與廣告營收的極度分散,電視製作成本隨之降低,加上資金與援助不足,欲求提升,說來沉重!
因此顯然可見的現象,就是中國影視市場的磁吸效應,不斷持續發酵中。一年超過10億人口的收視眾與充裕的資金,對台灣影視人才吸引力十足,不少製作公司開始投入大陸國產劇的代工、或是兩岸合拍劇的拍攝;不僅導演及演員,而是服裝、道具、攝影等所有團隊一併移往對岸發展。
人才外移是台灣影視產業的隱憂,目前也難解;畢竟本土市場胃納量有限,須依靠影視出口,來獲得持續發展空間。但從樂觀面看,兩岸三地倒可善用相互優勢,做大整體市場大餅,提升華文影視作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華文市場可期 兩岸三地合作才有契機
從中國、台灣及香港的產業現況看來,大陸的優勢在於市場空間大;而香港電影產業發展相當成熟,技術人才輩出,特別是在電影特效製作等方面,走在亞洲尖端;台灣地區則憑藉多年的瓊瑤劇及偶像劇,在東南亞市場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如前述,香港電影產業的強項之一在科技特效。從2004年推出的《功夫》,到2013年推出的3D電影《西遊降魔篇》,兩片中的科技特效大大提升影片視覺水準,足可媲美歐美。
此外,中國電視劇產業在2012年達一點七萬集,但海外銷量卻下滑;較諸韓國,2011年韓國電視劇出口額達7億美元,中國卻只有1億元人民幣上下!
反觀台灣及香港都經歷電視劇出口的高峰期,有豐富的行銷創意與經營人才,若中國可借鏡兩地之海外銷售經驗,強化三方的合作,未來應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文化輸出的力量不容小覷,看看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泰國,國家由上至下全面動員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與輸出,也為國家帶來龐大的收益。台灣人別妄自菲薄,我們或許寫不出《後宮甄嬛傳》,但也有能耐創作《蘭陵王》。創意不輸人,若能由「單兵作戰」再進化到打團體戰,未來仍大有可為!